close
html模版



立即點擊


標題

Please 翻譯…


問題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可以多描述有關這句話的出處或其他更新:有沒有人反對這句話?君子=文質彬彬?


最佳解答


文質 中國古代文論的基本概念和術語。它包括"文"與"質"兩個方面。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孔子:"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何晏《論語集解》引包鹹注:"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質少。彬彬,文質相半之貌。"邢□疏:"文華質樸相半彬彬然,然後可為君子,"孔子又說:"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論語.顏淵》)原來是就一個人的內在品德及言談舉止說的。"文"指外在表現,"質"指道德品質。這是一方面的意義。後世文論沿用"文"、"質",在許多情況下是指語言風格範疇的華美和質樸,如蕭繹《內典碑銘集林序》說:"夫世代亟改,論文之理不一,能使豔而不華,質而不野。"又如蘇軾論陶淵明詩的特點,稱"質而實綺,臒而實腴"(《與蘇轍書》)。再如後世的"尚質"、"尚文"之說,等等。 但"文質"運用到後來的文論上,也還有另一方面的意義。即"文"指辭采、表現,大體上相當於今人所說的作品的形式;"質"則指內容。由於文學風格上的華美和質樸,最終是與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緊密相聯繫的,所以這一點對後世的影響也很深遠。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評論有些作家作品時所用的"文"、"質"概念,就是從作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上立論的。很多著名的作家和理論家如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以至黃宗羲、葉燮等,對形式與內容的關係也都有精闢的論述。 儘管"文質"具有藝術風格和形式內容方面的意義,但不論從風格的華美與質樸方面看,或從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方面看,很多有成就的作家和理論家,都是在強調"質",即強調質樸或內容的前提下,要求華、樸相濟,"質"、"文"兼備的。不過在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中,也常常有偏尚質樸、偏重內容或偏美辭藻、偏於形式的傾向。


其他答案


我比較喜歡第二個回答~言簡意賅~第二位朋友的回答我比較看的懂@_@孔子說:「一個人的本質如果超過文采,那就和粗鄙的野人差不多﹔文采如果超過本質,便顯得虛矯浮誇,和官府中掌文書的人差不多。必須文采、本質相配合均勻適當,這樣才是君子。」參考資料:自己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918000013KK08583

00C5BB47411BB462
arrow
arrow

    t77zf31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