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模版






標題

地震的成因與種類


問題


地震的成因與種類有哪些為甚麼說動物能預知


最佳解答


地震的成因與種類有哪些呢?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 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 構造性地震?* 火山地震?* 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 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為什麼?動物能預知呢?動物,尤其是鳥類對地震的感覺遠較人類為敏感。在人類還沒有發覺震動前,家禽已先驚覺到第一個地震波到達,其原因可能是動物對於低頻率震動比較敏感的緣故。 地震波所傳播之處,低頻率波雖然振幅通常比最大振幅波動為小,但其行速卻最快,因此會首先到達。而低頻率震動與較高頻率震動,在能量相等之情況下,低頻率震動可能不為人類所立即感到,而動物則能馬上發覺到。


其他答案


這有類似的??http://qoozoo20140926.pixnet.net/地震是指地殼發生的震動。當地球內部在運動中積累的能量對地殼產生的巨大壓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方八面傳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強烈地震過後往往伴隨著一系列較小的余震。地震發生時由於震源的岩石破裂產生的彈性波,分為橫波和縱波兩種。橫波傳播速度2.0-5公里/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是地震時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原因。縱波傳播速度3.5-10公里/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振動。地震時,縱波先到達地表,所以人先感覺到地面上下振動。但由於縱波衰減比橫波快,所以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動。震源地震波產生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又稱震中。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動最強烈,受地震破壞程度最大的地方。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也稱極震區。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震中距觀測點到震中的距離。震源距觀測點到震源的距離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震級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現在通常所說的芮氏規模。芮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公里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里氏2.5級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里氏2.5-5.0級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大於里氏5.0級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里氏4.5級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洲智利的芮氏8.9級地震。烈度指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地形地貌改變、人的感覺等宏觀現象來判定。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因觀測地點的不同而異。地震的種類地震一般可分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由人類活動,如開山、開礦、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統稱為天然地震。按成因分構造地震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火山地震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陷落地震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誘發地震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里,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按震源深度分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間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一般來說,震源越淺地震的破壞性也越大。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公里上下地震分佈統計資料表明,地震活動在時間和地理分佈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釋放過程有關。時間分佈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地理分佈——地震帶地震的地理分佈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佈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如地球板塊之間的接觸處及板塊斷裂破碎的地帶,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帶上。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臺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紐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地震災害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不為人們所感覺到。但是發生人類活動區強烈地震往往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發生在山區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雪崩等;而發生在海底的強地震則可能引起海嘯。余震會使破壞更加嚴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在有些地震中,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為什麼會有地震?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台灣的地體構造圖由於不同性質的板塊不斷的擠壓,累積變形能量,直到超過岩石能夠忍受的程度,便將累積的變形能量在瞬間釋放出來,發生地震。台灣及日本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為板塊不斷在移動,不斷地累積及釋放能量,地震便周而復始不斷發生。參考資料:http://earth.fg.tp.edu.tw/learn/eq/sec1.htm地震的成因從自然史的角度來看,地球是處於變動狀態的。地殼上許多大陸地塊的分散與聚合,大陸內部蒼海桑田的變化,都是最好的說明。地殼變動的過程,一般是持續而緩慢的。只有在特定的地點,因蓄積過量的熱能或應變能或其它外來的能量,才會發生突然的變動,例如:火山爆發、地震發生地震的原因不外乎下列數種: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尤其是發生在陸地上的斷層錯動,更是造成災害性地震....等,引起人類的注意。(1)斷層錯動,(2)火山活動,(3)岩溶塌陷,(4)隕石撞擊,(5)地函物質相變化,(6)地下核爆及其它人為因素等。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火山活動引致的地震一般規模較小,影響範圍有限。岩溶塌陷一般限於卡斯特地形發育的石灰岩區,其引致的地震規模亦小。大的隕石撞擊可能會引起很大的地震,地球上雖留有隕石撞擊的痕跡,例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梅提歐隕石坑(直徑約一公里),但自有近代地震儀的百年以來,尚未有這一類地震的記錄。發生在地下數百公里深處的地震目前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地函物質因結晶構造突然轉變發生體積變化而產生地震。地下核爆產生的能量甚大(相當於一個中高規模的地震),故亦為地震的來源;那些已公布的核爆為地震學者研究地球結構及震波傳播的最佳資料。此外,在建造大型水庫或在深井內灌水,施加外力或潤滑斷層面,都有誘發地震的記載。(disastrousearthquake)最主要的原因。1.2斷層活動與地震西元當地殼受力時,其較柔軟的部份,例如斷層帶及其鄰近之受擾動的地層,較容易發生變形。地殼不斷的受力後,當斷層內部承受的剪應力超過斷層本身的剪力強度時,斷層即發生滑動。當滑動發生時,扭曲的地盤同時回彈,並向四面八方傳遞彈性波。這種彈性波傳至吾人的腳底,我們感覺到的也就是地震。一般而言,斷層破裂的長度越長,地震的規模越大,而振動的強度也越強。但是,振動的強度會隨斷層距離之加大而減弱。沿斷層附近地帶通常也是地振動最激烈之處。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後,一系列的災後調查工作使相關的學者們開始形成斷層活動產生地震的觀念。1911年,美國學者Reid隨即提出「彈性回跳學說」,充分說明了聖安地列斯斷層發生巨大地震的機制。1.3地震災害斷層活動所造成的地震災害是所有天然災害中傷亡最為慘重的一種。表一是世界上一些死亡慘重的地震一覽表二是台灣西部地區近四百年來較大災害地震台灣東部地區是全世界地震次數最多的地方。其地震防災所須受到重視的程度,自然不應小於西部地區。(如此災情慘重的地震必定與斷層活動有關)。1556年(明朝)發生於中國陜西的一次地震,造成了約83萬人的死亡;本世紀(1976年)發生於中國唐山的一次地震(唐山斷層移動),亦造成了約70萬人的死亡。凡此皆警示吾人必須重視地震防災。能對地震多一分認識,在地震發生前多做一分準備,則當地震發生時必能減少一分損失。(有地變及/或較顯著傷亡情形的地震,均為發生在當地且規模在6.5以上的地震)一覽表。這樣的地震,近四百年來,共有22次,且主要是發生在上半世紀;70及80年代幾無災害性地震。近三十年,台灣西部地區人口激增,若再有類似的地震發生,則災情必然更加慘重。不巧,上半世紀地震活躍期又將來臨,吾人有必要更加重視地震防災,以防範於未然。1.4活斷層的定義「斷層」是地殼或地球內部的一條斷裂,其兩側地盤有明顯的相對位移者。地球自形成以來,歷經數十億年的地質變動,在地殼內部留下許多斷層。尤其是在造山帶內,斷層更是多如牛毛。不過,在這些斷層中,絕大部份是不活動的;有許多斷層其內部物質甚至已經岩化,成為所謂的糜嶺岩(mylonite)。即使在活動的造山帶內,也不是每一條斷層都是會動的,其中僅有少數幾條具有近代活動的記錄。近代活動過的斷層一般被認為將來有進一步活動的潛能。簡單的說,活斷層是一種現今仍然在活動,並且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再次發生錯動的斷層。究竟如何去判定一條斷層是否屬於活斷層呢?關於這個問題,目前學界尚無統一標準。活斷層的定義隨不同國家與地區及不同學者而有所不同。日本活斷層研究會(1980)認為在第四紀(<±2,000,000年)有過反復活動者為活斷層。美國墾務局(USBR,1976,inLoganetal.,1978)認為在過去十萬年內有過位移者即為活斷層。美國加州保護部礦務及地質處規定在全新世(<±11,000年)內活動過者為活斷層;在更新世內活動過者為潛在活斷層(potentiallyactivefault)(Hart,1992)。美國原子能委員會(USNRC,1975)則以下列條件界定所謂之「能動斷層」(capablefault):參考資料:http://topaz.geo.ncu.edu.tw/earth/edu98/edu98.htm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1116000014KK05211

FEA65ECC158C2287
arrow
arrow

    t77zf31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